
不管是国家的,还是地方的,频频有陶瓷卫浴品牌因质量问题而被曝光,上“黑榜”。这一现象昭示着什么?
一方面是品质意识的差距,烧出来的产品可以有问题,缺乏精益求精的品质要求;一方面是品质管理的差距,对品质要求不如食品、药品等敏感,缺乏一贯持久的品质把关;有品质标准的差距,还有品质服务的差距等。
品质的差距,影响到品牌的口碑,影响到品牌的形象,最终影响到品牌的健康与可持续成长。
品质的差距,是中外陶瓷卫浴品牌差距的重要内容,品质也是令品牌倒地的致命原因。古今中外已有无数鲜活事例不辞繁琐地验证着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,却仍有品牌以侥幸心理“飞蛾投火”,最终引火烧身,成为曾经的记忆。
谈到中外卫浴品牌的差距,有许多人会把设计放在首位。其实,品质作为长期性的隐性差距,一直存在于现实中和人们的传统思维里。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,导致片面认为洋品牌毫无瑕疵,而拒国产品牌于门外。经过多年的超常发展和不懈努力,国产卫浴品牌与洋品牌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,已在伯仲之间。但总体来分析,因为国产品牌历史短、基础弱、底子薄,在品质管控、理念、标准等方面缺乏完整的体系,缺乏国外品牌持之以恒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。往往是千锤百炼差最后关键的一锤,百炼成钢缺最后关键的一击。